山东聊城临清市地处黄河下游故道,现存古桑树群树龄高、面积大,桑树总量达2万余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桑树1200余棵,最为古老的树龄1200年以上,是天然的桑黄优质菌种库,入选了全国第七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桑黄菌通常生长于桑属植物上,具有缓解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疲劳倦怠的特性。为了推动桑黄产业发展,临清以古桑园为依托,设立了黄河故道桑黄种质资源保护区,对于辖区内2540亩古桑树群进行保护性开发,建立了天然的桑黄优质菌种库,培育出“故道桑黄金1号”“故道桑黄金2号”两个品种。
临清桑黄产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依托省级龙头企业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先锋农产品合作社、福鑫家庭农场、聚鸣种植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带动2000余个种植户增收致富,并加快形成以桑黄为拳头产品,金耳、槐耳、灵芝、冬虫夏草及朱红酸菌等珍稀菌类为辅的精深加工产品线,将临清打造成我国食药同源菌类生产、加工大市。
桑黄菌培育基地 供图 聊城市委宣传部
桑黄加工产品线 供图 聊城市委宣传部
临清始终坚持把乡村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放到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桑黄产业培育成富民产业。临清实行基地集中种植和农户分户种植桑黄,企业回购、加工和销售,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桑黄人工栽培,同时探索了桑黄和羊肚菌“双菌”轮作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为了进一步培育临清桑黄品牌,聊城市将继续大力发展桑黄文化,坚持大产业、新旅游同步培育。聊城市把打响桑黄品牌与发展文旅产业有机融合,探索“文化+产业”模式,深入挖掘桑黄文化资源,改造提升省级黄河故道地质森林公园,建设桑黄健康文旅酒店、中国桑黄博物馆,致力于打响“秦汉古河道、明清葚果园”文化名片,吸引游客走近桑黄产业、感受“聊城新三宝”魅力。(文 宋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