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质量“赶考”,政企如何拧成一股绳?
今年是山东推动质量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不久前,2023年度山东省质量强县(市、区)名单发布,济南市历城区、淄博市张店区、济宁市兖州区等地入选。在质量强县建设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哪些经验和问题?“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质量强县寻找答案。
抓质量,靠“第一人”,也靠数字化
一线调研、车间检查、员工培训、绩效辅导……3月13日,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册家忙着处理各项工作,这是他作为企业首席质量官的工作常态。
提到中医药,许多人脑海里通常会想到“少许”“适量”等词汇,这实则反映出中医药的标准化“短板”。刘册家说,宏济堂正在筹建中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动中药制药装备智能化、标准化和工艺升级,填补部分环节的标准空白,让中医药不再“说不清、道不明”。
“首席质量官是企业‘质量第一人’,对质量安全拥有一票否决权,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济南市历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柱说。在历城区,像刘册家这样的首席质量官共有22人。
与以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的历城区不同,作为老牌工业强县,济宁市兖州区涌现出许多具备极强质量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在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天意工业互联网平台显示大屏上,车间人员信息、准时交货率、设备故障率、各厂区水电用量等实时数据一目了然。“这是我们研发的国内首个装配式建筑行业质量服务平台,不仅能对企业自身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质量管控,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进行设备预测性维护。”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彬介绍,使用该平台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设备故障率则降低了15%左右。
“现在利用便捷、透明的大数据手段,就能实现质量管理数字化,这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所趋。”刘洪彬说,引入“产融网一体化”质量管理模式后,天意机械从卖设备向卖“质量+服务”转型,公司营业收入较此前增加20%。
产业链上搭好质量基础设施
3月10日,来自济南市莱芜区鑫昌机械厂的30吨钢材配件,抵达百公里外的济宁市兖州区,准备接受一场专业级的免费“体检”。如果顺利的话,鑫昌机械厂将获得与济宁市农机行业龙头企业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的“入场券”。
“进入3月,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刻,农机也进入生产旺季。我们急需更多配件及原料厂家‘接单’,提高农机供应能力,同时还得保证这些厂家的产品质量全部过关。”今年,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魏晓丽并没有像往年一样焦虑,“因为区里的工作站一举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魏晓丽口中的“工作站”,是兖州区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园区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主要面向质量技术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全链条质量服务。
“我们打通了合作链路,让符合标准、质量过硬的中小企业,加入高端农机装备产业链。今年前2个月,金大丰已经跟12家达标的上游企业建立合作,累计与320家上游企业、410家下游企业实现业务往来,带动了整个县区产业链发展。”魏晓丽说。
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园区工作站,是兖州区为优势产业打造的质量基础设施(NQI)之一。兖州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旭鲁介绍,目前,该站已进驻“济时检”济宁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和“质享山东”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累计为100多家企业提供质量服务,规避质量损失800余万元,帮助21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产业由大到强转变,单靠量的增长形成不了优势,关键靠质取胜。近年来,山东持续推动全省高端装备、纺织服装等6条标志性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产业链企业质量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有了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省将及时启动一批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强化质量基础设施集成应用,增强产业链质量竞争力。”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贾峰表示。
质量强县建设尚需形成合力
“质量”一头连着生产、供给,一头连着需求、消费。对于消费者来说,质量是修的路、建的房,是使用的产品、生活的环境;对于县域而言,质量是立身之基、转型之要、民生之本。
在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德成看来,建设质量强县,不是政府某一部门或某几个部门的事,它需要站在全局系统谋划,以质量建设带动其他方面突破,进而推动整个县域高质量发展。
从山东省质量强县(市、区)评价指标体系就不难看出这一点:单单“质量发展成效”一个评价领域,就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创新成效、质量激励等6大方面。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质量强县工作主要集中在市场监管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尚未真正形成合力。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山东将进一步修改完善质量强县创建指标体系,注重产业质量发展、区域经济质量效益、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综合质量评价指标,引导各级各部门增强质量意识;推动各县(市、区)立足和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区域质量标杆,评选推出一批经济实力雄厚、质量优势突出、示范带动力强的质量强县(市、区)。(大众日报记者 王鹤颖 唐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