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5日讯 昨天,山东的黄焖鸡可谓是火出了圈儿。要是盘点起山东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其中,一道历史悠久的济南特色小吃必须拥有姓名。是什么呢?它的上榜理由又是什么呢?
色泽红润,肥中带瘦;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丝丝入味,入口即化,满嘴留香……“好吃,好吃!”这一番品味,让闪电新闻记者冬梅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而获得好评的,就是济南名吃界“一哥”——“把子肉”!
中午十二点,济南山大路一个不大的小店里,挤满了来吃把子肉的顾客。一块让人超有食欲的把子肉,配上浇了浓稠汤汁的米饭,这个套餐几乎是每位顾客桌上的标配。
“块大,软而不腻,很香。”大口吃肉的王先生对着镜头安利起了这道名吃:“不吃把子肉,别说你来过济南!”
济南市民李先生说:“哎呀,太好吃了!特别是带肥的、带皮的,那可是‘一绝’!”
说起“把子肉”,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被美食治愈的笑容。关于“把子肉”的来历,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多的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就是在“拜把子”的时候吃了一道“猪肉萱花豆腐”,后经演变,这道菜就成了今天的“把子肉”。对于老济南人来说,“把子肉”可谓是刻在骨子里的味道。
“我今年七十多了,从我小时候就知道吃把子肉。那时候吃不起,现在好了,天天都能吃到。”李先生对于把子肉有着浓浓的情怀,而把子肉小店的店长张凯也是一样。“从学生时代就特别喜欢吃把子肉,也是出于对把子肉的热爱,自己开了这么一个小店。亲自切配、绑扎、过油、酱焖,老汤里还有数十种中草药。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很过瘾!”
多年以来,随着对味道的不断追求,把子肉的食料和配方也一直在演变,其中不乏改良和创新。比如用蒲草代替棉线绑扎把子肉。
“采用上等的五花肉,用蒲草捆绑好放在坛子里腌制8个小时,再加入十几种秘制香料。既能保证蒲草的清香,又能让把子肉保持肥而不腻的口感,顾客都喜欢吃。”济南蒲草把子肉店店长支振东介绍。
提起山东美食,“把子肉”绝对拥有姓名!有机会,快去尝尝吧~(闪电新闻记者 娄冬梅 吕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