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水起逐浪高——东营市着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高地
2022-04-20 09:59:03来源: 东营网编辑: 陈前责编: 赵滢溪

  正值“壮年”的东营,日新月异。这方热土上,才涌八方,气泽南北。

  4月15日,东营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前,邀请徐春明院士作了“双碳背景下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的专题辅导报告;举行了人才合作单位和人才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一个个时代之问、使命之问,一项项前沿理论、科技动向,深刻表明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目标既需要科学技术、材料工艺的迭代升级,更需要发展理念、人才理念的不断革新、深度创新。

  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时代东营人才工作目标定位——“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人才资源要素配置,构建‘一龙头、四高地、五片区’人才发展格局,着力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市、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高地……持续提升人才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如何在勇担重大国家战略使命、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高地中展现更大作为?如何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在东营,来自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的“承诺”让人振奋。

  全局性改革体制机制

  为人才“放活一池春水”

  改革始终是东营人才工作的根与魂。

  我市聚焦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的人才支撑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出台人才新政“40条”,持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进一步“放权松绑”。充分信任、充分放权,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机制,支持重点引才企业自主引进领军人才,努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障碍藩篱。

  ——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改革。聚焦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彻底破除“四唯”倾向,加快建立以能力、薪酬、贡献度等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灵活管理使用人才。推动企业、高校人才双向挂职、双向流动,用足用好市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加快引进一批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国际化视野聚英才

  开辟全方位引智“快车道”

  谁掌握人才,谁就赢得了未来。

  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我市明确提出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聚焦三大方向,加快集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

  ——聚焦“关键少数”,积极对接引进顶尖人才。面向全球招引顶尖人才,带动引进高素质人才团队,推动大项目、大平台落地东营,形成一批产业发展引爆点。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加快引进顶尖科学家,力争“十四五”末基本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

  ——聚焦“高精尖缺”,持续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谋划布局一批“人才飞地”,深化“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聘任一批“梦想东营合伙人”。力争“十四五”末,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较“十三五”末要实现翻番。

  ——聚焦“源头活水”,加速集聚各类青年人才。启动实施“智力回归”工程,吸引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发挥市内高校、企业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本土高校毕业生留存率。

  聚焦油地融合区域优势

  做大人才集聚“蓄水池”

  东营,因油而兴,因业而盛,因变而强。

  当前,阔步迈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东营,正步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

  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油地校企人才融合工程,加快油地校人才政策体系一体化,开展油地校干部交流挂职,联合举办油地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技能竞赛,加快构建互促互融的人才发展格局。

  ——哪里可以更好地干事创业,哪里就是人才主场。我市紧扣人才“金钥匙”,大抓平台、抓大平台,聚焦资源整合,加快组建东营人才发展集团,打造协同式、高能级的人才发展平台,不断提升人才集聚能级,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部署实施“引领型平台建设计划”,建设国家重质油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与知名高校院所进行战略合作,市、县区共建一批由顶尖人才领衔、承接原始创新的高能级平台。

  涵养“近悦远来”生态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东营对人才的关爱,不仅渗透在服务理念,更流淌在发展环境中。从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到着力完善人才生活、安居、健康、金融等综合服务配套,东营将不断满足以人才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多元化需求。

  ——做好创业保障让人才“心有所归”。深化创新创业“一件事”改革,“线上+线下”推进市县人才服务综合体建设;深化金融全链式服务,以“财政直补+银行授信贷款+基金投资”全方位金融扶持机制。

  ——留住人才,更要让人才安居无忧。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我市明确加快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制定人才住房建设计划,建立租售并举的人才住房多元化供给体系,力争年内实现全市可入住人才公寓4000套以上,全方位服务人才安居需求。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今天,活力无限的东营,已然涵养出养料充足的发展土壤。让我们相约黄河口,期待天下英才心怀梦想,踏浪而至,耕种未来……(东营日报记者 刘明静 通讯员 刘业仕 谷建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