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地处黄河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山东以规划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重要抓手,加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植物分别增加到1630种和685种,已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总面积15.3万公顷,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多年来,黄河三角洲锚定繁衍生物种群,坚持保护为重,先后颁布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条例,印发实施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细规划(2014—2020年)》开创了国内自然保护区详细规划的先河。建立巡护监测制度,实现了对保护区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的实时监控。自2010年起,连续实施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工程,年均调水2000—3000万m³,黄河故道断流34年后重新实现全线恢复过水。先后恢复湿地35万亩,有利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我们注重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把水、林、田、湖、草、湿地、海岸线、滩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宜林则林、宜湿则湿,2017年以来恢复湿地28.2万亩,去年以来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2万亩,正在打造108公里的沿黄生态长廊。”东营市市长陈必昌介绍。
目前,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有1630种,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2019年以来新增加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38种鸟类种群数量超过全球数量1%,每年有600余万只鸟类在这里繁殖、越冬和迁徙,有“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成为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晓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