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防洪防汛一线蹲点|人防+技防,黄河防汛插上科技翅膀
“注意,当前水位太高了,不要让群众下来观看。”“封顶石情况怎么样,有多大的破损?我马上到!”10月9日14时30分,在黄河东阿段艾山卡口,东阿黄河河务局大桥管理段段长郝荣安一边提醒巡查队员注意劝离到岸边看黄河的群众,一边接听队员打来的巡查情况报告,有一处堤岸的封顶石存在破损,他要马上赶到现场查看。当天14时,艾山水文站的流量5090立方米/秒,水位40.38米,高于警戒水位6厘米。截至当前,东阿黄河已经连续第十天超警戒水位运行,此次秋汛也是自1989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过程。
10分钟后,郝荣安从艾山卡口赶到毕庄控导7号坝,见沿河一处封顶石明显塌陷,初步判断是坝石走失。同一时间赶到的还有消防队员、公安干警、河务局专业技术人员,东阿县大桥镇镇长也第一时间来到。河务局的技术人员立即穿戴好救生设备,拿一根3米多长的探测杆从封顶石塌陷处附近向坝底“摸水”,查看根石走失情况,为下一步进行根石加固奠定基础。而现场的这一切,通过无线网络系统已经同步传回了大桥管理段防汛会商指挥部。
18时30分,东阿黄河大桥管理段防汛会商室里灯火通明,管理段职工井长虹盯紧大屏幕,3处险工、2处堤防实现了24小时360度无死角监控,大堤巡防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用手机将现场视频传回会商室,在这里第一时间将巡查情况发送给上级。
“我是‘黄三代’,我爷爷就在河务段工作,一打眼就能看出问题。”郝荣安守护在黄河边已经30年了,在他的记忆里往年这时候基本是枯水期,今年的洪水很罕见。“我们不仅要巡堤、查险,还得给农民做工作,不能在大堤上打场晒粮。”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有巡查人员开展防汛巡查,东阿黄河水政监察大队和黄河派出所也在开展执法巡查,维持大堤交通秩序。
东阿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尹燕亮介绍,目前在黄河东阿段,5个临黄乡镇组建23个基干班共270余人,配合黄河专业队伍共计500余人,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防洪工程安全。
“黄河汛期险情处置的关键在于‘抢早、抢小、抢了’。”尹燕亮从大学毕业就一头扎在黄河大堤上,他说从这次大流量洪水过境,巡检人员按照1:3比例,每一个班次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基干班巡查人员全部要培训一遍。在汛前,整个黄河东阿段已经通过专业红外探测仪器进行了一遍“体检”,当前每2小时通报一次最新水位信息和流量信息,便于随时掌握汛情变化。
在一份《黄河防洪工程防汛巡查观测记录表》上,记者看到巡查内容包括堤防和险工控导工程,就连动物洞穴也在巡查范围之内。“我们在大堤背岸发现过动物的洞穴,按照要求都进行了及时的处理。”郝荣安说,巡堤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每天都要一米一米地摸排、观察,发现有塌陷、坍塌或者松动都要提高警惕。
在大桥段防汛会商室里,技术人员展示了最新的穿戴式巡防设备,只要将一个对讲机大小的仪器别在胸前,走到哪里就可以直接将实况录像传到指挥中心,从县局到市局到省局,三级黄河防汛指挥部都可以看到现场的情况。“就像给大堤巡查安上了电子眼。”尹燕亮说。(大众日报记者 李丽 高田通讯员 程亮 孔祥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