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看山东|突出生态优先 良好生态成东营靓丽名片
2021-10-09 17:45:0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曹可凡责编: 赵滢溪

  国际在线山东频道报道(曹可凡):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担负着特殊使命。近年来,东营市突出生态优先,以规划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龙头,加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目前,东营市黄河口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良好生态成为东营最靓丽的名片。

  扛牢政治责任,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

  立足于国家公园建设,东营市委、市政府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确定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根据国家公园建设要求,编制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方案及本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符合性认定报告、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一方案三报告”及《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完善黄河口国家公园机构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启动创建全国第一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坚持依法依规,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东营市颁布实施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海洋渔业等部门赋予自然保护区119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理顺了执法体制,实现了综合执法;编制实施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规划、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详规编制先河。

  坚持系统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健康

  东营市与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成立8家野外监测和科研教学平台,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联合开展湿地修复模式、外来有害物种防治等科研攻关,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推广的科研成果;坚持“水、林、田、湖、草、湿地、滩涂、海岸线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以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以生态的方式治理生态,先后实施总投资10.8亿元的16个湿地修复项目,创新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构建起“河-陆-滩-海”连通体系,累计修复湿地28.2万亩;实施互花米草治理、海草床种植,逐步恢复潮间带原生生物种群。

  加强栖息地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

  东营市实施东方白鹳、黑嘴鸥、鹤类等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柽柳、野大豆等原生植物保育,以贝类为主的水生生物恢复等措施,就地保护生物种群。

  目前,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已架设东方白鹳人工招引巢115个;鸟类数量由1992年的187种增至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湿地生物稳定增长,湿地生境总体改善,湿地功能进一步增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