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固定 岗位常流动 济南教师岗位不再一校定终身
2021-09-23 10:07:53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曹可凡责编: 赵滢溪

  原标题:教师岗位不再一校定终身

  “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仍然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群众有所呼,教育有所应。我们会继续深化教师交流的政策指向,发挥名师对青年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提升拉动作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济南市教育局局长王品木说。

  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有近2万名校长、教师参加轮岗,“单位不固定、岗位常流动”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管理机制已成常态,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教育集团内师资“微循环”

  新学期开学了,在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学校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王琳琳老师正在讲解第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王琳琳之前任教于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曾多次荣获教学能手和优秀班主任。去年9月,通过教师轮岗双向选择,她来到了刚刚建校的龙奥学校,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

  “希望能把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还有班主任管理方法带到这里来,和这里的青年教师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王琳琳说。

  为实现教师交流轮岗供需有效对接,2019年,历下区率先开发“跨校竞聘双选平台”,搭建区级“教师网上交流市场”,成为推进教育集团化管理的“重要引擎”。各教育集团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交流任教,为成员校师资“大换血”,成员校则选派潜力教师到核心校任教,利用核心校的良好氛围与优质土壤,提升成员校培养骨干人才的“造血”能力。

  甸柳一小教育集团利用集团一体化管理、零磨合的优势,最先实行集团内师资的“微循环”“微流动”,带动新建学校“高点起步、快点同步”。盛景小学、盛和小学已成为东部的后起新秀学校。

  “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637名教师进行了集团内部流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骨干教师。”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孟薇说。

  黄河两岸师资“双向交流”

  与历下区相比,被黄河一分为二的天桥区在城乡教育均衡方面显得“先天不足”。以黄河为界,南岸属于城区,北岸属于农村地区,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曾经使得黄河北的家长想尽办法送孩子过河择校。

  如何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为破解这一教育窘境,在推进黄河北学校教育硬件建设的同时,天桥区打破教师“一校定终身”,以教师支教和挂职学习两种方式,促进优质师资从城区到农村、从强校到弱校的正向流动。

  “解决黄河两岸教育水平差异,关键是师资的均衡配置。从2013年开始,我们将黄河两岸共30所小学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黄河南的教师到黄河北的学校进行支教带动,黄河北的年轻教师到黄河南进行挂职学习,实行精准帮扶。师资‘双向交流’带动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仅用四年时间,就让黄河北的15所农村小学脱胎换骨。”天桥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萍说。

  自2014年起,天桥区创新启动了以学科竞岗为核心的教师交流轮岗。全区统一核定各校学科师资余缺状况,建立虚拟人才市场,新学年开学前发布学科竞岗信息。教师可优先参与跨校岗位竞聘,教师个人和学校进行双向选择。没有跨校交流意向的老师可选择校内竞岗或接受统筹调配。

  据张萍介绍,2014年当年交流教师139人,其中选择跨校竞岗63人,接受统筹调配76人;三年后的2017年交流教师234人,其中选择跨校竞岗233人,接受统筹调配仅1人。

  “这组数据,直接反映了教师参与交流的主动性在提高。因为更多教师感受到交流带给他们的更好发展空间,开始将参与交流轮岗视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梯。”张萍说。

  “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济南高新区则在“区管校聘”中实现了教师与学校“双向选择”,即教师可以选择学校,学校聘任教师。根据各学校公布的新学年教职工岗位情况,每位教师可向两所志愿学校提出择校申请,并在被学校聘任后,向所在学校提出交流申请和拟交流学校。2021年,高新区符合交流条件人员510人,通过“双向选择”,实际交流人数达到94人,占比达18.4%。

  “各区县已经实现了10%以上的教师交流轮岗,这样带来了全市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真正实现了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济南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处长马晓天说。

  据悉,从2015年开始,山东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的管理改革,让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济南市教育局早在2015年8月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加大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的力度,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的师资差距。

  作为教师交流的配套政策,对于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乡村学校短缺学科则推行学区内教师走教,带动了城乡教师资源进一步均衡,教师队伍活力显著增强。(大众日报记者 赵国陆 通讯员 陈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