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变“黄河滩”为“幸福滩” 圆滩区群众百年安居梦
2021-08-27 18:46:50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陈前责编: 赵滢溪

  国际在线山东频道报道(曹可凡):受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行洪影响,黄河滩区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站,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人口14.6万人、约占山东省的1/4;贫困人口2.6万人、占全省的3/5。如何让滩区群众摆脱“黄患”危害、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菏泽发展绕不过的坎,也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

  攻坚克难、创新实干,贫穷落后“黄河滩”变身美丽乡村“新样板”

  菏泽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涉及菏泽市3县区、8个乡镇、182个自然村、14.6万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简要的概括,主要是“筑台、造地、建房”六个字;但这六个字背后,是一串不同寻常的数字,28个村台要抽沙淤筑7700多万立方米土方,造地2万多亩,建设630多万平方米的住房以及教育、卫生、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还要建设127.4公里撤离道路等,总投资达到150多亿元。经过5年多的日夜艰苦奋战,菏泽市如期完成了这项菏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

  迁建工程建设中,菏泽市大力弘扬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创新实干的滩区迁建精神,首创了就地就近筑台迁建模式,先后攻克了项目选址征地、村台地基降水处理等难题,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亿元,6万余人日夜奋战在建设一线,新建村台社区28个、外迁社区6个、临时撤离道路127.4公里;新建社区均高标准配套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齐了学校、幼儿园、卫生室、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选优配强了社区“两委”班子,提升了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滩区长远发展提供了后劲。

  目前,菏泽市黄河滩区28个村台社区和6个外迁社区已全部分房到户,14.6万滩区群众实现了百年安居梦,昔日贫穷落后的“黄河滩”将变成美丽乡村的“新样板”、生态宜居的“花果园”、发展致富的“幸福滩”。

  持续做好迁建后续工作,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为了让滩区群众不仅能拥有高质量的住房保障,还要拥有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保障,菏泽市持续做好迁建后续工作,确保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大力发展滩区产业。菏泽市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统筹做好产业规划,培育壮大高效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提升农业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水平;持续建好虎杖产业园、加州鲈鱼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大力发展高档果蔬、有机粮食、特色畜禽等生产基地,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区、有机高效农业发展的示范区。

  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滩区迁建只是滩区群众美好生活的第一步。菏泽市将把持续改善滩区群众生活条件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滩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便群众生活,提升幸福指数;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滩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持续强化滩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滩区是黄河流域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菏泽市将坚定落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大要求,切实把黄河滩区这块“宝地”守护好;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实施黄河滩区湿地恢复和保护工程,全力维护滩区生态系统完整;加强村台质量检测,做好加固护坡、畅通排水、污水处理等工作,加强环境治理,积极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试验区。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目标

  黄河之于菏泽有着特殊的意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菏泽来说更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目标,菏泽市全力打造黄河生态廊道。2021年,菏泽市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建立起严格的沿黄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此外,菏泽市进一步完善黄河安澜工程,强化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加强黄河及黄河故道沿线交通、农田水利、蓄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黄河生态屏障,塑造以绿色为本底的沿黄风貌。

  充分发挥开放联动效应。菏泽市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将加快推进牡丹机场二期、高铁、高速、航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于5G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国家、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着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菏泽市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大力发展新产业、新动能;积极融入全省黄河科创大走廊、黄河现代产业合作示范带,加快培育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231”特色产业体系,深度推进数字赋能,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同时,充分发挥农业大市和农村电商全国领先的优势,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建设沿黄“粮食高产带”“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带”“生态宜居带”,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菏泽路径”。

  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菏泽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实施“黄河故事菏泽版”工程,推动黄河文化与菏泽的祖源文化、水浒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坚持以黄河大堤风景廊道和黄河故道为纽带,着力打造以黄河文化展示、黄河康体疗养、黄河民俗体验、黄河科普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黄河精品文化旅游带;此外,充分发挥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世界牡丹大会等交流平台作用,重点推介菏泽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菏泽市的文化开放度和影响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