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坚守初心 践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021-08-19 15:55:31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曹可凡责编: 赵滢溪

  国际在线山东频道报道(曹可凡 通讯员 焦兰坤):1983年,张连钢从武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分配到青岛港后,他主动放弃了机关工作岗位,选择到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30多年来,张连钢扎根一线,专注于港口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研究,他带领团队,秉承科技报国志向,坚持自主创新理念,从一张白纸起步,突围破壁、勇于担当,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首个“氢+5G”智慧生态码头,完成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嬗变,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经验”。

  坚守初心,践行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连钢参加了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码头的筹建工作,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改变中国港口技术落后的情况。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闯劲,1985年,张连钢参与了国内第一台采用全可控硅直流调速集装箱桥吊的安装、调试工作;20世纪90年代,他参与了开发“青岛港前湾三期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工作;2006年,他主持完成了大型轮胎式起重机移动供电技术突破的工作,实现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创新。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张连钢的身体亮起了“红灯”,2011年,张连钢进行了一场大手术。但他却将术后康复期作为潜心思考港口未来发展的有利时机,提出了“混合动力”轮胎吊节能技术方案,该方案的节油效果达到55%以上,得到业界同行的赞扬和肯定。

  随着世界港口的不断发展,张连钢愈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港口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牢记使命,坚定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的家国情怀

  在港口集装箱战线奋战了三十多年的张连钢,心中始终挂念着码头作业的最高端形态——“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2013年,青岛港集团提出建设全自动化码头,在业务操作、技术、管理、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经验丰富的张连钢被选择为项目带头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张连钢隐瞒家人,偷偷筹备工作、组建团队。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地,张连钢带领团队成员开始了艰难探索。

  他深知任务的艰巨和使命的重大,便常常告诫和提醒自己:“拼命干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那是张连钢最煎熬的一段日子,无数问题从各个小组向他涌来。在巨大的压力下,张连钢的身体又发出了警报。医生诊断,这是过度疲劳引起的免疫力低下。

  为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把“不能熬夜、不能劳累”的医嘱统统抛在了脑后,带领团队成员在1000多个日夜里“5+2”“白加黑”地拼命干,补知识、查资料,开了3000多个专题分析论证会,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

  2017年5月11日,由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一期正式投产运营,张连钢带领团队用3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在世界港口界树立了“短周期、低成本、高效率、全智能、零排放、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自主创新,树牢勇挑重担、敢于争先的责任担当

  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过程中,张连钢带领团队破解了一系列世界性行业难题,趟出了一条科技攻关、自主创新的路子。从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立项起,张连钢就定下了“全面超越一期码头,引领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发展潮流”的目标。

  二期工程站在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更高平台,以更先进的技术,打造升级版的自动化码头。张连钢则继续拿出“靠上、拼上、豁上”的信心和勇气,和团队成员们天天挑灯夜战,带头下沉到基层攻难题、破难关。他坚持深入现场,实地观察设备运行的每一个动作、调度衔接的每一个细节,不断提出改进优化建议和策略,累计升级核心系统197次,优化功能2200多项。他对码头的每个单元、每个细节、每个数据都反复论证、反复优化,对每项设计和每个数据都做到“问不倒、难不住、说得清”。

  2019年11月28日,二期工程开港运营,工期比一期工程再缩短一半,为国外同类码头的1/5,再次以“中国智慧”创造了自动化码头建设的“中国速度”,并以全球首创氢动力轨道吊、全球首家实现5G全覆盖等6项“黑科技”建成了全球首个基于“氢+5G”的智慧生态码头。

  如今,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桥吊单机平均作业效率已达到36.2自然箱/小时,最高达到47.6自然箱/小时,连续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超过全球同类码头50%。张连钢带领团队让高高在上的“贵族码头”“走下云端”,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张连钢,这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先后主持完成了港口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专利40项,发表论文20篇,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3项;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以及“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航海风云人物十佳先锋”等荣誉称号。

  一次又一次攻坚,一轮又一轮超越,让这座码头的存在,拥有了远远超越码头本身的意义。当初的自动化码头项目组,现已组建为“连钢创新团队”,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目前,张连钢正带领团队的技术骨干加快推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新一代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系统、5G通信、北斗应用等10余项重点创新项目的研发落地,力促自动化码头走向更加智能的未来,全力提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步伐,推进整个山东港口传统人工码头的产业模式实现根本性变革,为“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