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全覆盖
2021-07-30 09:47:56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陈前责编: 赵滢溪

  原标题: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全覆盖 职工医保卡可在省内跨市使用

  7月28日,山东省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正式开通运行,省政府新闻办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正式运行后,全省4.68万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开通“一卡通行”功能,我省也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全覆盖的省份。

  打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区域限制

  一直以来,山东同其他省份一样实行医保基金分级管理体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只能在本市使用,无法跨市、跨省使用,成为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山东将这一问题作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43项重点民生项目。

  “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是指职工医保卡里面的钱,能够在全省各地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药店使用,在医保定点药店可以支付购药,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可以支付医保统筹资金不报销或医保统筹资金报销后需个人自付的门诊费、住院费。”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宁波说,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开通运行后,打通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的区域限制,极大方便了有异地看病购药需求的群众。

  在使用人员范围上,目前省医保个人账户已经实现家庭共济,参保职工不仅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付本人的相关医药费用,也可用于支付其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父母的相关医药费用。

  在未随身携带的情况下,能否使用医保卡支付费用?针对这个问题,张宁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全省医保卡实现‘一卡通行’后,参保职工即使不带医保卡,也可以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扫码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付相关费用。”

  省内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实现乡镇全覆盖

  在推进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全覆盖的同时,我省还加快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解决的是群众在跨市和跨省异地就医(含门诊和住院)无法通过网上结算报销,需参保人员(含职工和居民)个人垫付医药费和回参保地报销来回跑腿的问题。”张宁波说,目前,省内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已实现乡镇全覆盖,并与全国各省(区、市)5.5万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住院联网结算,数量全国最多;省直及济南、青岛、淄博、东营、滨州、潍坊6市已开通普通门诊跨省联网结算,泰安、烟台、济宁、菏泽4市已申报国家联网测试,其他市正在加快推进。

  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单卫国介绍,为支持异地医疗费用结算,保障“一卡通行”的顺利运行,省财政厅一方面完善费用结算制度,推进改革异地就医医疗费清算方式,建立周转金制度;另一方面按时拨付结算资金,积极推动流程再造,将资金申请线下传递变为线上审批,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调拨效率。今年上半年,省级已统筹拨付异地就医医疗费17.14亿元,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清算。

  8市试点推行异地就医自助备案

  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开通运行后,山东将如何推进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转诊转院备案等改革?针对这一问题,张宁波表示,总的打算是优化整合精简备案人员分类,不再需要证明材料,进一步提高医保待遇水平。

  “异地就医实行事前备案是国家的一项制度要求。近年来,我省围绕提升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便捷度,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张宁波介绍,今年全省已在8个市试点推行自助备案,免材料、免审核,全面实行承诺制;实现窗口、网站、电话、传真、手机APP等多种服务渠道均可办理;由原来只能备案到就医地某个具体医院扩大到就医所在市或省份,患者可在备案地所有联网医院自主选择就医。

  为让群众更方便,省医保局正在进一步推进改革,计划将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长期异地居住人员统一调整合并简化为“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实行一次备案长期有效,享受与参保地就医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将出差、探亲、旅游等临时外出急诊就医、因病情转诊转院治疗、自行外出就医等统一调整合并简化为“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将原来的备案改为临时外出就医告知(出院结算之前告知即可),不再需要提供转诊转院证明、急诊证明等所有证明材料,并将各市原来规定的外出就医10%-30%的首先自付比例统一降为不超过10%,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大众日报记者 齐静 实习生 宫庆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