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84类证照实现数字化,13406万条金融数据“云”上汇集 “济宁链”为现代生活植入“芯片”
通过“数字签名、加密上链”,市民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等184类证照实现了数字化,出门办事不用再大证小照地带上一堆了;健康码加载了人像识别系统,去过哪些地方、搭乘过哪些交通工具,扫一下码一目了然,阻断病毒传播路径获得了数字加持……时下,当越来越多的“济宁链”应用场景从想象照进现实,济宁人的现代生活就被植入了数据导引下的“芯片”,变得愈发便捷、精确、高效。
“数据改变生活。区块链作为近年来数字领域的‘热词’,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谈到借力区块链技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搭建“济宁链”的初衷,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杜伟表示,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质,为数据应用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按照“还数于民、还数于企”的“智慧城市”建设初衷,今年以来,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创新性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了全市统一的区块链平台——“济宁链”,通过流通的数据,开发出了“区块链+电子证照”“区块链+智慧金融平台”等多类型应用场景,实现了数据与城市运转的深度交互。
搭建适用性强且多元的应用场景,是让数据说话、跑腿的关键,也是“智慧城市”的前提。济宁市大数据中心一方面以爱山东济时通App为载体,依托“济宁链”将各类证照进行数字签名、加密上链,实现了人社、不动产、公积金等595个事项链上办理,有效保障了“无证明城市”的建设;另一方面,依托“济宁链”,济宁市智慧金融平台汇集了13406万条数据,打通了数据交换壁垒,企业各项信用数据得到整合利用,高效连接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实现了全天候政金企融资对接……“济宁链”的应用,正从公共服务领域下的“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向金融、物流和区域合作等方向延伸。
4月17日,在山东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DCA)上,济宁市牵头发起九市(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济宁、菏泽)共建省会经济圈(黄河流域)一体化区块链平台,在已建成的“泉城链”“济宁链”基础上,推动各地“城市链”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区域“联盟链”,促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向社会开放,推动数据跨区域安全可信共享,提高城市之间互联互通水平,助力实现区域内各类业务“全域通办”,为省会经济圈(黄河流域)大数据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随着越来越多应用场景的落地,‘济宁链’在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高质量助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方面,正发挥出数据资产支撑和平台服务的重要作用,便捷居民生活的可感性也越来越强。”杜伟表示,下一步,济宁将进一步丰富数据要素市场,完善监管机制,消除数据持有部门“不愿、不敢、不能”提供数据的顾虑,实现社会数据安全有序地共享开放。(大众日报记者 高峰 孟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