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才政策不断升级,呈现“人才净流入”态势,“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体系拼图完成 打造“智者智城”科创新滨州
坚持开放式办院,目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进驻机构已达117家。
滨州,城市不大,一没有大的科研院所,二无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三是经济科技基础相对薄弱。
但滨州科创驱动成绩单却很是抢眼:新旧动能转换考核指标从2019年的全省第13位,跃居2020年全省第4位,获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单项奖励;2020年度科技领域省级综合考核滨州市居全省首位,其中,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3项考核指标得分全省第一;2020年,滨州市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超万人,呈现“人才净流入”态势……“智者智城”科创滨州城市新名片呼之欲出。
人才何以净流入
4月24日上午,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山东环海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帅,马不停蹄赶到位于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公司,查看实验室设备安装情况。“整体办公区域硬件设备的安装已经完毕,这不刚到了一批实验室设备,周二之前必须安装完。”
去年7月17日,侯帅创立的公司作为首批31家企业之一进驻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滨州组织的‘赢在滨州’创业大赛,我认识了滨州,最终选择了滨州。”侯帅说。
3月24日至4月10日,“选择滨州—名校人才直通车”全国校园招聘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招才揽才。滨州兵分十路走进全国18所高校,筛选魏桥创业集团、滨化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十强”产业骨干企业优质岗位,吸引近3000名大学生参加,达成就业意向900余人。
“2019年,我们实施了‘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百名硕博士进事业单位’工程,2020年,又创新实施了‘三进’工程,系统解决人才供给和需求两侧的结构性矛盾,为打造‘智者智城’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滨州市人社局局长李荣舜介绍。
人才政策不断升级。“2020版滨州人才新政”,提出20条政策措施。2020年8月,以“选择滨州,共创·共享·共成长”为主题的首届“滨州人才节”成功举办,人才成主角。
越来越多的“侯帅”们来到滨州,成为“新滨州人”。统计显示:2020年,滨州市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1.2万余人,其中硕博士1400余人,呈现“人才净流入”态势。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4月16日,在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由滨州愉悦家纺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青岛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的高品质棉型纺织品清洁染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突破了棉型纺织品绿色染色关键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关键要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滨州市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政府财政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20年为全市231家科技型企业申请省级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3917.21万元。据滨州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介绍,2019年,滨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占GDP比重达到2.59%,居全省第三位,增幅居全省第一。
魏桥创业集团是滨州的企业龙头,2018年电解铝销量全球第一。2019年底,魏桥创业集团决定将203万吨电解铝产能自滨州转移到云南。产能转移带来的是重塑产业“价值链”。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向记者表示,轻量化是重点发展方向,魏桥将以开发汽车轻量化与整车装备核心技术为目标,打造国内全流程的汽车轻量化研发、实验、制造基地。
4月24日,在位于邹平经开区的魏桥轻量化基地宏和公司车间内,正加紧生产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池端板,这些产品将被应用在大众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上。宏和公司副总经理朱凯介绍:“我们开发的高强高韧铝合金产品在性能上比普通铝合金能提高20%的强度。这一技术吸引了优质企业加入轻量化基地,实现共赢。”
“创业魏桥”向“创新魏桥”“绿色魏桥”转型,是滨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20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7家,新增77家,比上年度增长60.27%;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0.58%,产值同比增长24.39%,增速列全省第一。
科创平台“筑巢引凤”
四月的滨州秦皇河畔,繁花似锦。络绎不绝的观景人群,不自觉地被眼前一座被称作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恢弘建筑群吸引。
投资33.4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实现一期工程全部主体封顶、首批机构进驻签约……孙学森介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遵循“要素资源化、资源平台化、平台公司化”建设理念,坚持开放式办院,强化社会化参与,搭建多方参与、汇聚先进资源的科创平台。
目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进驻机构已达117家。而与其一街之邻的魏桥国科研究院主体工程已经竣工,5个研究中心揭牌,10个联合实验室和17个科技项目正式启动,国家重大科技02专项成果转化极紫外光刻胶等项目年内落成试生产。随着黄海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滨州“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体系的“大拼图”完整合成。
磨砺始得玉成。2020年,滨州建立起“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科创体系,构建“1+10+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开创“五院十校N基地”产教融合模式……
发展无止境。4月14日,2021年“赢在滨州”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启动;4月21日,《滨州市渤海科技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资金支持……科技正在引领转型,创新正在驱动发展。
“‘智者智城’是滨州亮丽的城市名片,植入科创这个新时代‘最强大脑’,赋予了澎湃无限的变革动能,牵引滨州踏进科创新时代、重塑科创新格局。‘智者智城’,将因科创而富、靠科创而强,共同奏响创新发展的‘黄河大合唱’。”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说。(大众日报记者 李剑桥 姜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