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扛起牵头重任 继续推动胶东经济圈握指成拳
2021-04-07 10:21:43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曹可凡责编: 赵滢溪

  原标题:继续推动胶东经济圈握指成拳

  成立30多个联盟,签署40多个合作协议,协同推进45项年度重点任务,发起设立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4月1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推进会议召开,会议采取视频的形式召开,胶东经济圈5市设分会场。记者从青岛分会场了解到,去年以来,青岛市坚决扛起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牵头城市重任,与兄弟城市密切沟通、协同联动,在完善顶层设计、加快重点领域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方面,青岛牵头建立胶东五市联席会议制度,与各市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创新建立胶东五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胶东五市工作专班等机制。截至目前,胶东五市已携手在北京举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等活动,协同推进45项年度重点任务,初步形成了决策、协调、执行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在加快重点领域一体化进程方面,青岛充分发挥牵头城市表率作用,推动胶东五市成立半岛科创联盟等30多个联盟,签署40多个合作协议。与此同时,青岛还推动潍莱高铁建成通车,莱西至荣成铁路开工建设,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新模式,开展2020胶东半岛工业设计促进季等活动,启动环境共保联治。

  在搭建区域合作新平台方面,胶东五市加快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潍坊联动创新区;率先启动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五市中小企业上平台工程;联合四市以及山东高速集团,发起设立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但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是个系统性工程,工作开展一年多来,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胶东五市产业分工协作格局尚未形成,各市规上工业产值前五名多有重合,主导产业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格局尚未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亟待完善,市际交接地区仍存在大量断头路,缺少高标准沿海高铁通道等;社会资本参与度有待提升,企业、商协会等参与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还不是很足,民间自发成立的一体化组织相对较少。

  下一步,青岛将继续发挥牵头城市表率作用,全力推动胶东经济圈握指成拳,联动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优做强做大“海”的文章,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围绕经略海洋,青岛将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建设,打造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在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航运服务业,提升“齐鲁号”欧亚班列密度和效率;加强与兄弟城市产业链协作,推动成立海洋生物医药、船舶海工等产业发展联盟,加快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胶东经济圈要打造深化改革示范区、对外开放桥头堡,就必须聚焦开放平台深化合作。青岛将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推进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上合组织成员国技术转移中心、中日韩消费专区、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胶东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建设多式联运组织中心,将胶东经济圈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下“买全球、卖全国”,特别是面向日韩贸易的重要上岸点;增强“山东会客厅”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动全球优质资源流入胶东、汇聚山东;做大做强卡奥斯平台,营造胶东半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狠抓落实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取得成效的关键和保证。青岛将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抓项目、抓落实上,建立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重点项目库,合力争取国家“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项目,协同推进一批战略性、引领性的产业项目,打造青岛—潍坊临空临港、平—莱—昌化工产业(平度莱州昌邑)等若干个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标杆;用足用好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推进莱西至荣成、青岛西至京沪高铁二通道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建设,加快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转型步伐。(大众日报记者 肖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