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2020-07-22 09:38:15|来源:大众日报|责编:冯钰颖

  原标题:山东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守住管好“齐鲁粮仓”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鲁粮集团鲁中国家粮食储备库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落实地方储备粮、管好地方储备粮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山东是粮食生产、消费、加工和流通大省。近年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初步建立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权责清晰、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地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系,坚决守住管好“齐鲁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收得下、检得严——

  严把粮食质量关

  粮食购销不断活跃

  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既关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职责,也关乎稳定种粮农民基本收益和种粮积极性。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我省坚持市场化导向,树牢“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为内涵的“五优联动”责任,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年购销总量达到15000万吨,常年从生产者处收购粮食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有效保障了种粮农民利益。

  “特别是面对今年特殊复杂的夏粮收购形势,我们坚持‘早’字当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通过开展夏粮预产购调查,召开夏粮收购工作电视会议、新闻发布会、部门联席会议,实地调研走访,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多种形式,营造了‘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的良好局面。”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负责同志表示。截至7月15日,全省收购新小麦453万吨,均价1.18元/斤,夏粮收购进展顺利。

  收得下还须检得严。我省深入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1个省级+16个市级+65个县级质检站及1个高校培训基地,适合我省省情和粮情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联动工作机制初步建成。

  目前,省市17个粮食质量检测中心(站)全部纳入国家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全省拥有实验室面积44245平方米,仪器设备3364台(套),从业人员325人。“现在全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我们每年专题组织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监测范围覆盖全省78个粮食主产县,监测结果用于指导粮食收购,服务种粮群众和粮食经营企业。”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与产业处负责同志介绍。

  储得实、管得好——

  现代绿色仓储全面推广

  粮食储备基础不断夯实

  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总产居全国第三位,是保障全国粮源供应的重要“根据地”。与之相适应,我省也是粮食储备大省,建立了完备的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体系,构筑起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截至目前,全省地方粮油储备规模超百亿斤,超额完成国家核定规模。在保证原粮储备规模基础上,我省在济南、青岛和各市政府驻地,建立了保证10—15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储备。省内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水平。“统算辖区内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储备、社会责任储备、商业库存等,能满足全省居民1年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王伟华介绍。

  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粮安工程”,按照“规模适当、布局合理、仓房完好、设施配套”的原则,加大基础设施整合力度,调整优化布局。目前,省市级大中型储备库、县级中心库和基层收纳库三级有效衔接、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进一步完善。目前,全省粮食完好仓容达到4170万吨,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在完善储粮设施的同时,科学储粮步伐不断加快。我省以绿色储粮理念为引领,强化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全省建成菱镁板58.8万平方米,低温准低温仓容710万吨,内环流应用仓容351.6万吨,食品级惰性粉防虫应用仓容30万吨,多参数粮情测控应用仓容324.8万吨。结合区域储粮特点,推广应用三段式保水通风技术,粮食损耗、单位能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明显降低。

  反应快、供得上——

  信息化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省坚持创新与实践,探索形成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山东模式”,在全国实现“三个率先”,充分发挥了先导省份作用,得到国家局和兄弟省市的高度评价。一是率先建成云计算架构的全省粮食流通管理一体化综合性电子政务平台,二是率先完成全省400多家地方储备粮库的智能化升级,三是率先实现省内互联互通以及省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

  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财务处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平台为全省1266家各级政府部门、9459户涉粮企事业单位(含各级农发行机构)提供服务,涵盖粮食行政管理、地方储备粮的信息化管理和远程动态监管、粮食流通管理等多个方面。省市县地方储备粮库按照示范库、储备库和收纳库建设标准,全面实现粮食出入库、库存管理、仓储作业等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地方储备粮库信息系统与省级平台与在业务数据、粮情检测及视频监控等三大领域的互联互通,实现全省粮食数据统一归集分析。

  今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颁布最新技术标准后,我省率先完成全部25个上传接口开发,在全国首批实现与国家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同步。

  监管得当,方能应急有方。我省不断完善粮油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逐级压实各级政府和储备承储企业粮食应急责任,做到对粮食安全各负其责、守土尽责。截至去年底,全省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157家,应急加工企业283家,应急配送中心207家,应急储运企业208家,主食加工企业56家。

  目前,全省设立城镇调查户5041户、农村调查户5884户、省级市场信息监测点1000个,2500余家粮油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努力构建粮油市场的“千里眼”“顺风耳”,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应急保供稳价体系实现闭环运行,一旦需要,能够确保迅速反应、高效运转、全力保供。”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伟表示。

  (大众日报记者 晓婉 于鹏)

  

  • 济南趵突泉再现“云雾润蒸”奇观
  • 四年前通车的山东省首条“绿色公路示范高速”,现喜获“李春奖”!
  • 泰山雾凇与白雪相辉映
  • 济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游人
  • 山东荣成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
  • 山东青岛:瑞雪纷纷伴鸥飞
  • 动物园里下雪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