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市2019年内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2019-07-09 17:21:39|来源:大众日报|编辑:石丽敏 |责编:李胜兰

  “分不分”?“怎么分”?进入7月份以来,随着上海市开始强制垃圾分类,全国刮起了垃圾分类讨论热潮。2017年以来,山东省济南、青岛、泰安入选国家46个垃圾强制分类城市名单,同时山东省在淄博市博山区、邹城市、荣成市、郓城县、单县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再遥远。

  以正向激励调动分类积极性 

  刷卡,从织物、金属、塑料、纸类四项中选择正确的垃圾类型按钮,将垃圾放入投放口,自动称重后积分累计入卡……7月8日下午,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垃圾分类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刘新磊向记者演示了智能化垃圾回收箱的使用办法。

  记者在回收箱上看到,每公斤织物、金属、塑料、纸类可兑换的积分分别为20、70、100、80,按照实物兑换明细表,100积分可兑换1块百洁布,250积分可兑换一块透明皂、300积分可兑换1盒抽纸,此外积分还可兑换牙膏、洗洁精、洗手液等生活用品。“如果不兑换实物,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公众号进行兑现,1个积分1分钱。”刘新磊介绍。

  从去年开始,甸柳社区共设立了14套智能化垃圾回收箱,能辐射7000户居民,目前每天能回收四类垃圾110公斤左右。“大家的分类积极性很高,几个月时间,有位居民累积了3万多积分。”刘新磊介绍。

  据统计,山东省3个国家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共计3090个居民小区约122万户居民参与了分类试点;5个试点县(市、区)所辖的141个乡镇(街道)3322个行政村中,有54个乡镇(街道)1262个行政村启动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为38.3%、38%。在这些地区,正向激励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信用奖惩、积分兑奖、评优奖励等措施发挥了积极效应。

  分类处理设施短板亟待补齐 

  “垃圾分类的好处我们都知道,但是我看到垃圾运输车来小区收垃圾的时候,所有垃圾都是装到一个车里的,那我们前期分类的工作不是白做了吗?”家住济南燕山小区的宋女士表示。

  在7月8日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上,济南市副市长王京文坦言,目前,选址规划难等问题阻碍了厨余垃圾处理厂的落地,“两热两冷”制约了垃圾分类闭环的开展。所谓“两热”,为前端投放宣传指导热和市民知晓垃圾分类热;“两冷”,为末端设施建设冷和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冷,这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

  “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确实存在短板。”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表示,具体表现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设施配套不足,分类运输设施专业化不强、运输能力弱。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有害垃圾处置设施短缺,餐余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垃圾终端处理特别是易腐垃圾处理、有害垃圾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等。末端决定前端。消除运输痛点、打通处理堵点是当务之急。

  多重制约因素待破解 

  “虽然在垃圾分类方面各地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整体来看,垃圾分类的效果还未明显显现。”王玉志坦言。

  目前,山东省生活垃圾分类还处于试点阶段,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也不健全,制约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缺乏法规政策约束,现行法律法规主要侧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处置,尚未深度涉及垃圾分类回收等问题。

  比如资金短缺问题,经测算,郓城县整县推进垃圾分类,仅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就需近亿元。邹城市有关方面也表示,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等先期投入较大,且全部正常运营后每年还需要再追加2000余万元。

  比如群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尚需时日,调研发现,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同度较高,但对分类方式、分类知识知晓度不高,参与度较低。

  据了解,山东省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年内所有设区市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省住建厅近日研究起草了《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已征求11个相关部门和部分城市意见,计划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修改后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垃圾分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每位市民,需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赵小菊)

  • 济南趵突泉再现“云雾润蒸”奇观
  • 四年前通车的山东省首条“绿色公路示范高速”,现喜获“李春奖”!
  • 泰山雾凇与白雪相辉映
  • 济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游人
  • 山东荣成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
  • 山东青岛:瑞雪纷纷伴鸥飞
  • 动物园里下雪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