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科技贡献率超过65%

2017-10-10 10:38:45|来源:齐鲁网|编辑:阚金剑 |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山东海洋科技贡献率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

  齐鲁网济南10月9日讯:“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自9月26日在北京展览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人士络绎不绝。据了解,本次成就展共设十个主题内容展区与一个特色体验展区,其中展出山东省图片30余张,涉及扶贫、教育、住房、司法等众领域,引发了山东民众的热切关注。

山东海洋科技贡献率超过65%_fororder_92e248f7ee5a6719ecf7cf160c71c529_meitu_5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展出山东烟台港图片)

  近年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据了解,山东不断优化整合资源,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海洋科技对海洋产业的贡献率超过65%,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

山东海洋科技贡献率超过65%_fororder_8f18d48cad518af086e04608d67d310c_meitu_4

  山东成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最多省份

  记者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日前,威海市获批成为国家第二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截至目前,我省共有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列入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占全国1/5,是示范城市最多的省份。每个示范城市将得到中央财政3亿元奖励支持。  

  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后,将重点围绕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装备两大产业,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业孵化集聚创新,为我省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到2020年,培育51家龙头骨干企业和762家中小微企业,建设海洋特色产业园区20家,新增就业9.3万人,新增专利(标准)1268项,创建产品品牌50个,建设企业研发中心85家,两大产业实现产值2580亿。

  山东海洋经济: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山东海洋科研力量雄厚,但科研单位分属中央和省、市多个部门管理,科研资源利用不能发挥最大效率。现在,这些单位之间的条块壁垒正在打破,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开始拧成一股绳,资源的优化整合,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东方红2号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考船,于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马里亚纳海沟综合观测研究。和过去不同,这次科考是一个共享航次,有10家科研单位参与。这种不设门槛的共享航次,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目前国内的大型海洋科考船,有一半左右集中在青岛,他们分散在7家科研单位中。以前,因为条块分割,一些航次装不满项目,不少科研项目又找不到合适航次。

  为了发挥海洋科考的综合效益,青岛搭建起一个国家级的海洋科研平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技国家实验室,以这个实验室作为航次召集人,把全市11艘大型科考船,作为海洋科考的共享资源,为有需求的科研单位提供航次搭载和资金补助。2017年前四个月,就收到国内30多个科研单位的用船申请。

  据青岛海洋科技国家实验室公共平台部马良介绍:航次的海区范围主要包括西太平洋、黄海、东海、渤海以及南海海域,到远期的时候,可能更加面向深远海。

  中船重工新研发的深海坐底式集成观测系统,这次就跟随东方红2号,在万米海底成功进行了检验。中船重工710所所长助理谭华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成本花个一两万就行了,以前一次试验不会低于10万,而且还一个它试验的周期也会比较长,这样的话对我们产品状态的固化和我们产品可靠性的提高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推进包括科考船在内的大型海洋科研设备资源共享的同时,青岛市还加快海洋科研数据和人才的资源共享。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就是中国海洋大学整合校内外的科研人员,成立的第一个以产业化为目标的公司制研究院。和普通的研究院不一样的是,这里的专家除了搞科研,还要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介绍说:“过去的横向(研究),我个人的理解,它是解决了一个技术、一个产品,现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解决的是商品,使科研成果转化的速率提高,时间缩短,使那些相当多的半成熟成果尽快的转化为生产力。”

  资源优化整合,把研发优势转化成了竞争优势。在山东,海洋科技对海洋产业的贡献率超过65%,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2016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 济南趵突泉再现“云雾润蒸”奇观
  • 四年前通车的山东省首条“绿色公路示范高速”,现喜获“李春奖”!
  • 泰山雾凇与白雪相辉映
  • 济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游人
  • 山东荣成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
  • 山东青岛:瑞雪纷纷伴鸥飞
  • 动物园里下雪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