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能少 德州让特教学生享优质教育

2017-08-04 11:13:03|来源:德州新闻网|编辑:阚金剑 |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德州让特教学生享优质教育

  近日,全市首届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班在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开课,300余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齐聚一堂,聆听济南、潍坊两地专家授课。这是我市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又一举措。

  学有优教,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落。我市狠抓基础建设和质量提升,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让特殊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想方设法让特殊孩子上好学

  7月13日,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耳蜗大班教室里,3名学生正在两位老师的陪伴下学唱儿歌《小兔子乖乖》。老师提问,学生兴奋地举手回答,和普通的幼儿园课堂一模一样,只有孩子们小脑袋后边露出的一小截人工耳蜗外接体导线,提醒大家这是几个听力障碍儿童。“我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就读学生2174人。 ”德州市教育局分管特殊教育工作的副局长史冠武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或聋哑、或盲、或智力残疾,需要社会的特别关注,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对提升他们的潜能开发、功能补偿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想方设法让特殊孩子上好学,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德州市主要领导多次到特殊教育学校走访慰问:在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市委书记陈勇详细了解教学和学生生活情况,并走进美工教室看望正在进行手工创作的师生们;今年“六一”儿童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到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给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礼物,陪他们一起过节……

  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下,德州市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康教结合项目实验校。同时,发挥两所实验学校的带动作用,我市各特殊教育学校在医教、康教结合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共承担0至6岁康复项目学生200余人。

  为了能让这群特殊孩子上好学,普通学校也敞开了大门。目前,德州市开展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达252所,而对于受身体条件限制无法入校就读的学生,各特殊教育学校则采取送教上门等方式送去关怀。

  提升特教老师专业素养

  有了好老师才有好教育,普通学校如此,特殊教育学校更是这样。“一个班有几个孩子就有几种状态。”禹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玉敏说,特教学校都是小班教学,作为老师,不仅要教好课程,还要帮孩子们处理生活琐事,要有超乎寻常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爱心是特教老师的必备素质,专业的教学能力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因此加强教师培训显得必要而迫切。市教育局将特殊教育教师纳入全市教师培训提升平台,每年组织教师和校长参加“国培”“省培”与学校管理专题培训。两年来,共组织培训30余次,参训教师400余人次。市教育局还牵头成立了特教校长、班主任论坛,每年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共有520余人次参加,先进管理经验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共享。

  即将出炉的《德州市特殊教育教师三年培训规划》让老师们很是期待。根据规划,德州市将在3年内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自闭症教育培训、入职3年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随班就读教师培训,至2020年完成教师培训6期、骨干教师高级培训3期。

  给予特殊教育更多支持

  7月初,两名孤独症学生元元和明明找到工作的消息,让德州市新语特教培训学校的家长微信群沸腾了。“两个孩子通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方式从事简单的包装与搬运工作,每月有1000多元工资,单位还给缴纳五险。 ”校长李国俊告诉记者。

  在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盲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已有300余名学生学成毕业,就业率达100%,其中12名学生开办了自己的按摩诊所。“我们希望学生在特教学校经过康复、学习,能够生活自理乃至找到工作融入社会。”校长盛德勇说,学校还与德州学院联合成立中专部,目前已有50名学生完成中专学业。

  更让盛德勇感到高兴的是,明年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8200万元的新综合楼将完工,到时候学校面貌将焕然一新。“在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更要保证每一个身体条件允许的特殊孩子能接受适合的教育。 ”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表示,下一步将制定好第二个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学校的建设能力、发展能力、服务能力,解决特殊教育学生从学前、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通道问题及学生技能资质认定问题,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 (记者 王倩倩 通讯员 王亚南 马琰)

  • 济南趵突泉再现“云雾润蒸”奇观
  • 四年前通车的山东省首条“绿色公路示范高速”,现喜获“李春奖”!
  • 泰山雾凇与白雪相辉映
  • 济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游人
  • 山东荣成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
  • 山东青岛:瑞雪纷纷伴鸥飞
  • 动物园里下雪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