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在南海首次完成科考装备深海对接

2017-07-26 09:20:57|来源:齐鲁网|编辑:阚金剑 |责编:赵滢溪

“科学”号在南海首次完成科考装备深海对接_fororder_c5468f3ba90db5591c86393282eef162_iqilu_副本

  齐鲁网7月25日讯:7月25号,“科学”号科考船正在进行的中科院海洋专项南海综合调查航次中,科考队员利用缆控潜器帮助深海着陆器在海底实现了精准定位作业,标志着我国深海科考大型装备首次应用对接顺利完成。

  科考队员投放到海底的装备是可以长期定点观测的深海着陆器,由于没有动力和视频传输系统,着陆器下到海底之后的状态就无从知晓。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科学”号首次探索尝试了深海装备的对接,船上科考队员操纵 “发现”号缆控潜器,在1200米深的海底寻找到深海着陆器,并利用自身动力和机械手臂,将着陆器准确牵引到冷泉生物繁茂区。随后设备分离,深海着陆器开始在海底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原位观测,“发现号”则携带采集到的100多只潜铠虾、贻贝和阿尔文虾等生物样品返回“科学”号。

  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说:“以前是单方面做的比较多,包括仪器设备,做一项的多,但是在一条船上一个平台上,同一时间这么多大型设备,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配合还是第一次。不光是科考的效率,还有利于解决海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世界上很少有几个国家能做到这样的一个大平台结合,这样有利推动我们国家海洋科学发展。”

  据了解,此次在南海执行综合考察的“科学”号,搭载了多套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科考设备,包括快速扫描海底地形地貌的“探索”号无缆水下机器人、“发现”号缆控潜器、长期定点观测的深海着陆器、“海翼”号水下滑翔机等。自7月24号,“科学”号抵达预定海域后,先后展开了快速海底扫面、冷泉区精准定位、科考设备协同作业等多项试验,取得深海探测多项技术突破。(记者 田进 刘玉良 王炜)

  • 济南趵突泉再现“云雾润蒸”奇观
  • 四年前通车的山东省首条“绿色公路示范高速”,现喜获“李春奖”!
  • 泰山雾凇与白雪相辉映
  • 济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游人
  • 山东荣成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
  • 山东青岛:瑞雪纷纷伴鸥飞
  • 动物园里下雪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